梦江南·昏鸦尽
诗文列表
梦江南·昏鸦尽

·

纳兰性德
〔清代〕

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

工具

复制诗词译文
分享到 Twitter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昏鸦掠过天空,远而飞去,自己却满怀着遗憾,临风独立。像柳絮一样的急雪飘落到香阁里,晚风轻轻地,吹拂着胆瓶中的寒梅。此时此刻,心字香烧成灰烬,自己的心也已冰冷。

注释

昏鸦:黄昏时分,昏暗不明的乌鸦群。

香阁,青年女子所居之内室。

胆瓶: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。直口,细长颈,削肩,肩以下渐硕,腹下部丰满。为花器,始烧于唐代至清中晚期。盛行于宋代,是陶瓷器型中的经典。

心字:即心字香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秉戍.纳兰词笺注:北京出版社,2000
2、施议对.纳兰性德集:凤凰出版社,2011

赏析

这首词写春日一女子观望眼前黄昏时分,群鸦飞至的景色,以景生情,心生愁怨。

“昏鸦尽,小立恨因谁?”起句是一幅昏昧不明、冥色四合的画面。“昏鸦”所象征的是人在黄昏时分常常会升起的一种荒凉、躁动、不安的心绪。而“昏鸦尽”则是乱鸦聒噪着飞过之后瞬间的寂静,可以想见暮色四合,四周是何等静谧。而这个瞬间寂静的氛围中,人的心情又是迷茫、惆怅的。这一刻的心绪瞬间流动被词笔敏锐地捕捉到了。

“小立恨因谁”,在迷茫惆怅的意绪之中,忽然有此一问。整个纷纭繁复的心绪中顿时好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向,让读者的注意力也由黄昏画面一下子跳到了人的内心状态中,关注点由“鸦”到了“人”。纳兰词中多次写到过“小立”。《虞美人·秋夕信步》中就有: “闲阶小立倍荒凉。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。”这里是说有个红颜女子“小立”于暮色苍茫之中,看那昏鸦已经渐渐飞尽了。可见“小立”二字在这简洁小令中有一种人物浮雕式的效果。“恨因谁”,这里的词笔直探人物的内心深处的“恨”。“恨”在古诗词中大多不是仇恨,而是一种幽怨、惆怅、郁闷的心情,有一种感慨、一份幽怨。而一种幽恨又从何而来、因谁而起的悬念被寥寥数笔营造起来。

“急雪乍翻香阁絮”,“急雪乍翻”写的是轻盈的絮状物被疾风吹得像落雪那样飘舞、翻飞。“香阁絮”,这“香阁”二字就是年轻女子的香闺,明确点明了“小立”者是位红颜女子。

下一句紧接着就是“轻风吹到胆瓶梅”。胆瓶之中插着梅花。一个“梅”字就点出了时令是春寒料峭时节。这时节当然不可能有柳絮,只能是春雪翻飞被轻风吹落到香闺胆瓶里的梅花上。急雪和柳絮暗用才女谢道蕴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的诗意,让人想见这位红颜女子心性的高洁与美好。急雪翻飞、飘转的画面则让人感到一种动荡、凄迷,使人想见女子内心的凄寒与迷惘。而“胆瓶梅”的意象中又生起一种春的意趣,一种轻轻漾动的春意,可以从中感受到女子内心向往着美好的爱情。

“心字已成灰”, 心字香,不论从形象还是词意上都是美好的,由此可以感到该女子内心性格气质情感的温馨美好。心字香已燃成灰烬,说明夜已深。从黄昏一直到夜深,她的内心都是无法平静,无法摆脱思念忧愁的缠绕、折磨。可以想见,这女子内心思念、追求的无望、落空,就像心字香一样一寸一寸化为灰烬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孟斜阳.忆来何事最销魂 纳兰容若的词与情.新华出版社.2012.05.52
2、安意如.当时只道是寻常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1

创作背景

这首词是写在纳兰性德的表妹谢氏被选到宫里之后。作者与表妹谢氏一块长大,从小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,虽然没有挑明爱情关系,但纳兰性德深深地爱着谢氏,所以在她走入深宫之后,才会痛苦得无以复加,为此写下这首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秉戍.纳兰词笺注:北京出版社,2000
2、施议对.纳兰性德集:凤凰出版社,2011

简析

《梦江南·昏鸦尽》是一首轻灵简洁又凄婉含蓄的小令,很能代表纳兰容若哀感顽艳的词风。这首词写春日一女子观望眼前黄昏时分,群鸦飞至的景色,以景生情,心生愁怨。词中表达了词人对步入深宫的表妹的思念之情,并把相思的凄苦与灰色的景物融合一起,既有实景的描画,又有心如死灰的暗喻,语带双关,耐人寻味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秉戍.纳兰词笺注:北京出版社,2000
2、施议对.纳兰性德集:凤凰出版社,20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