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
诗文列表
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

西

陆游
〔宋代〕

工具

复制诗词译文
分享到 Twitter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腊月的微风里已经微微有了些许春意,因时而动拄着拐杖散步路过邻家。

看到邻家的柴门里面炊烟袅袅,野外水边耕牛的脚印重重叠叠。

体弱多病需要的只有药物,没有徭役征召所以赋闲在家。

今天邻居送了我腊八粥,越发觉出江边小村春的气息。

注释

水滨:岸边。

差科:指差役和赋税。

节物:季节物象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钱仲联,马亚中主编;涂小马校注. 陆游全集校注 4 剑南诗稿校注 4[M]. 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, 2011:59.
2、姜云选注. 古人吟佳节[M]. 北京:语文出版社, 2017:327.
3、王远国,佘克勤著. 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[M]. 武汉: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 1996:367-368.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(1192)冬。此时陆游已近古稀之年,又有病在身,简居于故乡山阴(今浙江绍兴)。腊日风和,陆游扶杖出户走动,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钱仲联,马亚中主编;涂小马校注. 陆游全集校注 4 剑南诗稿校注 4[M]. 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, 2011:59.
2、姜云选注. 古人吟佳节[M]. 北京:语文出版社, 2017:327.
3、王远国,佘克勤著. 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[M]. 武汉: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 1996:367-368.

赏析

前两联写腊日这天清风和煦,简直已经像春天了。诗人精神为之振奋,身体也似乎变得硬朗起来,于是便拄着拐杖出门漫步。一路上只见左邻右舍的院子里草烟缭绕,野外水滨牛的脚迹重叠。家家“草烟漠漠”,水滨“牛迹重重”,这本是农村常见的景象,写来却一派生机勃勃,反映了诗人病后初愈外出散心时的喜悦。同时,“草烟漠漠”与“牛迹重重”承首句“风和意已春”而来,前者表明农家正在积肥造肥,为春耕播种作准备;后者体现耕牛已走出栏圈,来到水滨频繁活动,印证“风和意已春”。这两句没有写人,但农夫、农妇的行为举止如在眼前。平常的笔墨写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,给人身临其境之感。这也说明诗人心底里渗透着对田园茅舍风光的无限挚爱之情。

后两联叙写诗人的现实处境和在节日里的感受。颈联对照前面所写的农事活动,写诗人自己年老多病,成天只和药物打交道,过着投闲置散而又不应差科的生活。这是承接上文写农民的农事活动而来,因而构成一种对照。诗人自谓“闲人”,流露出一种自惭自责的不安心理,表现了他对一年四季劳作不息的农民的深切同情。尾联照应首联写诗人“散策过吾邻”,受到热情款待,乡民们纷纷以佛粥相赠。诗人内心非常激动,顿觉水乡节日景象分外清新,节日礼物特别逗人喜爱。这充分显示诗人与乡亲父老的关系亲密融洽,诗人内在的情感纯真高尚,这是陆游赤诚童心的流露。从意脉上看,“佛粥”与首句“腊月”相承,“江村”与第四句的“水滨”相应。这样,普通的事,平常的景,上下钩连,在诗人笔下显得如此亲切动人,使全诗在意和境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应和,结构也显得圆熟缜密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姜云选注. 古人吟佳节[M]. 北京:语文出版社, 2017:327.
2、王远国,佘克勤著. 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[M]. 武汉: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 1996:367-368.

简析

《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这首诗记录了诗人于腊八节出游西村时的所遇所感,既描写了气候风物宜人,也表明诗人生活的闲适。邻里相互馈送食品,万物初露生机,这些都让诗人体味到了生活的乐趣。全诗结构圆熟缜密、上下钩连,尾联写由于人情善暖,转而顿觉节物更新,亦是扣题点睛之笔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钱仲联,马亚中主编;涂小马校注. 陆游全集校注 4 剑南诗稿校注 4[M]. 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, 2011:59.
2、姜云选注. 古人吟佳节[M]. 北京:语文出版社, 2017:327.
3、王远国,佘克勤著. 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[M]. 武汉: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 1996:367-368.